一個好班長首先要給這個班級的同學們以信心:確信他完全勝任領導這個班的工作。習近平做到了。 新華社 資料2012年11月,在以中國共產黨的班長身份初次會見中外記者時,習近平用一篇平凡又直擊人心的演說,賦予全國人民信心。
  兩年來,他堅定於黨內反腐,對人民卻是推心置腹。他將未來繫於實幹,繫於法治,並以高度的權威,推動頂層設計。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正以班長的身份挑起國家和民族的責任,以強勢的姿態改變著中國。
  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和一個班級一樣,要團結、有力,就需要有一個好的班長。
  一個好班長首先要給這個班級的同學們以信心:確信他完全勝任領導這個班的工作。
  習近平做到了。
  一
  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後首次“施政演說”。
  在以中國共產黨的班長身份第一次會見中外記者時,習近平誓言,“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這篇不長的“施政演說”句句鏗然有力,完成了一個成熟政治家施政綱領的首次闡述。
  19次對“人民”的提及,10個他所認為的人民群眾期盼的“更”美好生活,平平凡凡,卻又直擊人心。
  “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他讓聽者相信,人民就在他的心裡,他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更理解普通百姓的心。
  這樣一份理解,足以讓人對習近平的執政充滿信心。
  更重要的是,對於一個班級來說,除了要有一個好的班長,還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團結的班委。
  除了習近平,其他6位常委也都擁有豐富的從政經驗。他們最初的工作或是知青,或是老師,或是技術員,又或是記者,一步一步拾級而上,堅定而踏實。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年輕時曾在安徽鳳陽插隊,在“文革”期間,這裡是中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
  據新華社報道,1974年3月,李克強插隊時,“白天下田勞作,夜晚挑燈夜讀”,不久便擔任了大廟大隊黨支部書記。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則屬於被稱為“老三屆”的知識青年。
  張德江1968年插隊,由於表現出色,張德江成為當時100多名下鄉知青中第一個入黨的人。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畢業後,曾做過16年的技術工作。
  祖籍山西忻州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參加工作之初,便是在農村學校做過教師,也參加勞動鍛煉。1975年至1982年,他又在新華社內蒙古分社當了7年“農牧口”記者。
  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也是一位出身知青的常委。據新華社報道,當年,他在延安插隊,與當地農民結下深厚的友誼。上世紀80年代初,王岐山進入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曾參與農村改革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從廈門大學畢業後遭遇“文革”,被分配到茂名石油公司後勤部總倉庫當起重搬運工。
  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奮、進取,由縣到市,由市到省,又或者從企業到機關,從中央機關到地方省份,經歷了十幾個崗位的反覆歷練,終於在2012年11月共同組建起了一個新的中央領導集體,肩負起帶領中國前進的重擔。
  二
  一個好班長,需要有一種推心置腹、促膝長談的氣度和胸懷。
  這種推心置腹,是因為感同身受。
  那一年,一切都是火熱的:口號、勞動,大地、青春。還不滿16歲的習近平來到延川,一獃便是7年。
  從陝北農村的大隊支書,到河北正定的父母“縣官”,再到福建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觸摸過貧窮,也觸摸到了希望。
  “在青年時期那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使他們對社會有深刻瞭解。他們經歷了‘文革’等曲折,知道穩定的意義,政治上是成熟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黃靖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
  在就任總書記後的數次基層考察中,習近平曾用力握住沂蒙山老支前的手,與偶遇的內蒙古知青真切交談,關心新疆孩童們的學習與生活……
  “他的手又大又厚,還有老繭。”和他握過手的人們回憶,那是一個像普通人一樣的“班長”。
  這也是9月9日,守候在北師大小南門口的北師大學生們的深刻記憶。當天,習近平前往北師大祝賀師生們教師節快樂。
  美國《洛杉磯時報》稱,習近平沒有官架子,這是千真萬確。
  “眾所周知,習近平在福建、浙江、上海任上經常到基層去。他曾說過,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地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鎮;當省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縣市區。”《洛杉磯時報》在報道中寫道,“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小到一個班級,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問題總會在所難免。
  除了直面這些問題,每次總能創造性地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才稱得上是一個好班長。習近平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在清華大學圖書館,可以查詢到一篇13年前的博士論文——《中國農村市場化研究》,全文共169頁,作者正是習近平。
  泛黃的書頁,深藏著習近平一直以來的信條。
  “取消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從人們出生之日起就分成非農業人口和農業人口兩種不同身份的戶籍制度,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政府應理智而又勇敢地面對這一現實。”習近平在論文中寫道。
  13年間,他的足跡走過福建、浙江、上海,再到中央,對戶籍制度改革的思考和實踐從未停止。
  終於,在2014年6月6日,由習近平擔綱組長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正式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7月30日,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公之於眾,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開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意見中的最大亮點,莫過於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
  新華社報道稱,這意味著以“農業”和“非農業”區分戶口性質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將成為歷史。
  公安部副部長黃明談到,這次戶籍制度改革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廣、措施之實是以往所沒有的。
  13年,甚至更長時間以來的思索,終於化為現實。
  三
  一個好的班長,還要有大的視野,能夠見微知著,經略未來。
  習近平將未來繫於“實幹”。
  1989年1月,習近平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時,就曾在文章中提出,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要扎扎實實,堅持不懈,久久為功。
  習近平的老領導、福建省委原書記項南曾評價習近平在寧德的工作時說,近平同志有些想法,是想得很深、很細的。
  “如提倡‘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鳥先飛’的意識等,目的都是為了發揚人的首創精神,不畏艱難的精神,為了力戒形式主義,不搞花架子,真正把心貼在人民身上。”項南說。
  習近平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註重實幹的基層經驗仍伴隨始終。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率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基本陳列時指出,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習近平也將未來繫於“法治”。
  “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於實施。”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參加了現行憲法施行30周年紀念大會。那時,他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僅半個多月。
  習近平在大會上擲地有聲,“我們要堅持不懈抓好憲法實施工作,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這不是一次空談。
  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成為深化改革的重要篇章。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即將召開的四中全會,則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為主題。以此作為全會主題,在中共黨史上尚屬首次。
  “多年來,如何實現依法治國,其實還並不清晰。”最高法院研究室原主任、國家法官學院教授張泗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四中全會研究推進依法治國,將是對十八大報告的重要深化。”
  在習近平眼裡,憲法的138條,不是簡單的字眼、條文,它與國家前途、人民命運息息相關。依法治國,是改革有序進行、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四
  一個班長,最令人欽佩的品格,還包括浩然正氣,一心為公。
  習近平用行動踐行著這一點。
  2013年1月22日,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正在召開。那時,人們還沒有意識到,一場前所未有的反腐風暴已然來臨。
  那天,習近平在會上說,“我們所說的不論什麼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
  “要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最後這八個字,無論過去多少年,都不會被人們所忘記。
  在這之後,“老虎”和“蒼蠅”的日子不再好過,想要懶政、怠政的人再也不敢明目張膽地來。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稱,自習近平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中國掀起了1949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反腐敗運動。
  50餘名省部級以上官員的落馬,一個個“四風”問題的點名曝光,習式反腐贏來民眾一片贊許。
  “來自於政治層面的堅定支持,對反腐敗來說,可以稱之為第一生產力。”北航反腐專家任建明評價。
  在這場反腐風暴中,背負著極大壓力的習近平始終堅定、堅持。
  五
  這一切的努力,如果沒有強勢和堅持,依然難以鞏固。
  “在中國需要一個強勢領導人的狀態下,習近平執政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天時地利人和。”黃靖直言。
  黃靖總結強勢領導人的三個特點:第一是意志力堅強,第二個是有非常高超的政治技巧,第三個是有非常高超的管理和領導能力。
  “習近平確實是這樣的一個領導,這是中國人的福音。”他說。
  這樣的強勢,對內對外皆有。
  2013年初,習近平在首次公開發表的外交政策講話中表示,中國絕不在其所認為的“核心利益”和“正當權益”上妥協。
  “強勢不強硬。”《香港經濟日報》如此評價說,“既堅持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的原則性,但卻非咄咄逼人的強硬。”
  軍隊更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
  上任伊始,習近平密集視察一線部隊,提出“強軍夢”和“三個牢記”的總要求,併在釣魚島、南海等敏感爭議地區有理有節地“亮劍”。
  大公網報道稱,在數次軍內講話中,這位中國軍隊的最高統帥強烈表達出對國家主權和安全的憂患。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親自掛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
  有些人擔心,強勢所帶來的權力高度集中。
  要知道,中國在改革開放中積累的矛盾與問題,在國際外交中面對的急流與暗礁,在新形勢下麵臨的威脅與危機,要應對與解決,如何不艱巨,不面臨挑戰?
  沒有高度的權威,如何去推動頂層設計,如何來督促進一步的落實?
  他以班長的身份挑起國家和民族的責任,以強勢的姿態改變著中國。這是時代賦予他的責任,也是他對自己的期許。(
  (原標題:班長習近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k63qkor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